为落实国家“充分发挥旅游富民功能,大力推进旅游扶贫”的相关要求,易县自2015年开始创建清西陵5A级景区工作以来,按照“山、水、林,陵、村、人”协同发展的理念以旅游精准扶贫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景区带动扶贫发展模式,“两位一体”统筹推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四年来,清西陵在助力地方高质量脱贫的同时,5A级景区的各项创建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泰陵西配殿摄影展
以5A创建为契机,助力区域脱贫出列
2018年9月,易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其中,清西陵旅游扶贫以5A创建为契机,为全县实现高质量脱贫做出突出贡献。
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着力向贫困村延伸,新修4条通村道路,设计建设具有景区文化特色的候车厅46个,安装路灯430盏。
“旅游交通畅达化”
环陵路
在旅游扶贫模式方面,继续采取土地流转得租金、资产收益得股金、景区就业得薪金的方式,全面巩固旅游扶贫成效。
在旅游惠民上向贫困村拓展,管委会对景区公路沿线7个村建筑风貌进行改造提升,对公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新建景观节点6处。同时,借势5A景区创建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治理店外经营、规范广告牌匾,贫困村环境和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清西陵景区的日常保洁
在景区宣传营销上向贫困村倾斜,统筹考虑8个旅游贫困重点村宣传,优先纳入游览线路并大力度推广。
在景区就业岗位上给贫困村予以照顾,按照“活跃旅游市场、带动百姓致富、鼓励就业创业”的思路,和桑德环卫公司合作,景区保洁共聘用辖区乡镇村民287名(含贫困户36名);景区移动商铺共租给当地村民32间(含3户贫困户),供其长期租赁,进行商品售卖。当地村民有360多户到景区周边进行农产品销售,从应季蔬果到自家养的猪羊再到崖柏摆件应有尽有。有30户农户组建马场,经营40多匹马匹,在景区周边为游客照相。有12户农户组建了电瓶车车队,和景区签订协议,运送游客。景区新聘用35名当地村民进行安保工作和路口管控,新聘用14名当地村民到西入口综合服务区上班。景区为了推动农家乐发展,在景区官方网站免费对农家乐进行宣传,让导游带游客到辖区镇村进行农家游。通过景区创建拉动周边农民直接就业3000多人,间接就业10000多人(150多户发展农家乐、20多户开办采摘园、100多户进行旅游商品售卖),今年又有近100户提出了发展旅游项目的意愿。
深宫初晓
在5A景区创建培训上向贫困村扶持,邀请专家和致富能手分片区组织培训班16场次,培训贫困人口1000多人次,提高了村民产业脱贫和致富增收能力。随着旅游业态的逐步丰富和完善,游客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2017年达到480元,较2016年人均消费增长8%。
清西陵景区导游人员
以“旅游+”为引擎,产业推动促脱贫
近年来,清西陵管委会在5A景区创建工作中,大力推进“旅游+”概念,以产业推动促进区域脱贫工作,先后建立起绿泽农现代农业示范区、南百泉休闲生态园等为代表的农业旅游综合体和听松书院、小苹果乐园等一批新业态项目。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听松书院2015年筹建,现有员工50余人,其中当地村民40人;经过两年发展,听松书院逐步拓展为民宿、设计、艺术、教育四大板块,成为青年人在故乡践行理想的舞台。
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农庄。绿泽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3万亩,已流转土地1.5万亩,精心打造“小苹果”休闲农庄。园区通过吸收贫困户入股,招收当地村民100名为产业工人,附近村民通过薪金+股金收益达到人均6000元。
清西陵景区的购物商品
积极发展旅游综合体。南百泉休闲生态园依托清西陵核心景区,已投资2700余万元搭建生态大棚80余个,生态餐厅及停车场、演艺广场及舞台、大型音乐喷泉、两个门户牌楼等项目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按照“赏满族风情、品宫廷美食”产业发展定位,鼓励扶持满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精心打造了8个满家乐示范村和60个农家乐示范户。
稳步推进,各项创建任务已基本完成
在助力区域脱贫工作的同时,清西陵创建国家级5A景区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2015年初,易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两大创建理念”。“加减法”理念:核心区建设做减法,软件及配套设施做加法;“协同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清西陵的山、水、林自然资源,实现陵、村、人的协同发展)。确定了4.2平方公里创建范围;明确了“一环两区三园”(“一环”即新老112国道和环陵路形成旅游环线,“两区”即东、西入口服务区,“三园”即泰昌陵、慕陵、崇陵永福寺历史文化园)创建思路和“3-4年”的创建计划,力争2017 -2018年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
清西陵景区新增了语音讲解
2015年到2016年,易县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举全县之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高标准建设了泰陵和崇陵服务区等6个节点服务区等景区配套设施。
其间,易县还大力度新修了4条社会道路和3处景观节点,实施了6项绿化美化和5处区域景区封闭工程;精细化整治了内外环境;按规划实施了文物本体修缮和“三防”工程。同时狠抓队伍建设,加强讲解员、保洁员、售检票人员、安全巡视员等工作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工作,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清西陵景区电瓶车
清西陵景区中巴车
2015年12月,清西陵景区顺利通过景观质量评定,被列入全国创建5A景区预备名单。2016年9月圆满完成了河北省首届旅发大会观摩任务,受到各界广泛好评,2016年年底接受国家旅游局专家暗访。
2017年1月收到国家旅游局《关于申报创建5A景区现场检查结果及整改意见的通报》后,清西陵管委会继续推进创建工作的细化,针对其中的六方面关键问题,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推进了涉及8个方面共计51项整改任务。
四年来,易县在财力十分紧张情况下,在清西陵5A创建工作上已经累计投入近10亿元,景区硬件设施全面完善,整体环境全面优化,管理服务全面提升,大景区格局全面形成。今年以来,共计迎接省、市以及邀请专家明察暗访多达5次,景区总评得分均在965分左右,专家认为清西陵景区已经达到了5A景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