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神功碑楼,俗称大碑楼,是专门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建筑。碑楼为双檐歇山顶式建筑。高26.05米。气势不凡。楼内,两统巨大的圣德神功碑矗立在赑屃座上,一统满文,一统汉文,碑文是由当时大文学家方苞拟定,由雍正的儿子乾隆亲笔书写,洋洋洒洒4411个字,虽多溢美之词,但就雍正皇帝的文治武功堪当树碑立传。在清代,圣德神功碑楼也不是每个皇帝陵都有资格建立的,清西陵的四座皇帝陵中,只有雍正的泰陵和嘉庆的昌陵有圣德神功碑楼,而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却没有建造。这是因为清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皇帝在位期间只能扩充疆土,如果有丢失尺寸国土者,就没有资格建立圣德神功碑楼。雍正创业有功,而嘉庆也守业有成,没有在碑楼外宽阔 的广场上,四角各有石雕华表一根,柱身为高浮雕的蟠龙绕柱,顶部有镂空的如意云板横穿,柱顶雕饰有蹲龙,俗称望天吼。每根华表高达12米,矗立在苍松翠柏间,和谐美好。华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这里是君权至上的标志。顶部的蹲龙则有“劝君出”和“盼君归”的含义,即两只头朝向北边陵墓方向的为“劝君出”,寓意劝慰正在祭奠的皇帝不要沉浸在悲痛之中,要化悲痛为力量,赶快回朝治理政务,另两只头朝向南面来路,为“盼君归”,寓意后代皇帝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先,要及时来祭奠。使大清的国土沦丧,所以都建立了圣德神功碑楼。道光在位时,由于鸦片战争失败,在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割让了香港,所以他的陵墓就不能建立圣德神功碑楼了。道光以后,清朝逐渐沦丧为半殖民地的国家,此后历代皇帝都 没有再建立圣德神功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