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界域内除皇家墓葬群的陵区外,尚有“八景”之说,使西陵成为名胜聚集之地。
清末泰宁镇总兵陈增荣称颂西陵风景为“幽并诸州冠,诚畿南胜地。”原高易铁路梁各庄站的站台上有通石碑,长宽各约二尺,厚为六寸,碑上阴刻陈增荣撰写的《西陵八景》短文一篇和《西陵八景图》一幅,字体规整秀丽,画面细腻生动,并附有说明。可见西陵八景早在清末即已名闻遐迩,脍炙人口。如今这八景皆存,散落环绕于陵寝区四外。现参照陈氏《西陵八景》的碑文,一一介绍。
荆关紫气
西陵陵寝区西六十华里有紫荆岭,其上建有内长城的重要关ロ之一紫荆关。
五座关门券顶处分别嵌有“畿南第一雄关”、“阳和门”、“紫塞金城”、“表里山河”、“河山滞沥”、“紫荆关”等巨幅石匾额。关城随山势起伏,如巨蟒盘卧,控扼西山,谷深崖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古时列为太行八径之第七径,宋时称金陂关,金元以来皆称紫荆关。关城脚下,漫山遍岭长满紫荆树,盛夏荆花绽开,芬芳四溢,逆风香飘三里,故称此景为“荆关紫气”。
云濛叠翠
西陵陵寝区西十五华里有座云濛山,山脚下有宝塔两座,寺庙一座,名日净觉寺。山腰处有乳水洞,幽深而宽畅,冷气袭人,无数白色钟乳石垂悬在洞顶,洞底有十三道水槽,甚为奇特。相传战国时军事家孙膑曾在这里修道著说。云濛山高峰直刺青天,云雾缭绕,悬崖峭壁,层层翠绿,所以此景为“云濛叠翠。”
拒马奔涛
拒马河源出太行山东侧涞源县境内,弃流五百里而入大清河。据史书记载:晋朝刘琨曾率军守卫在此河,抗拒后赵主石勒的兵马,故而此河名拒马河。河水流经西陵以西的重山峻岭之中,由高而下,波涛奔腾,汹涌澎湃。尤其到夏季汛期,拒马河如万匹脱缰烈马,大水呼啸,巨浪轰鸣,冲刷直泄,充满豪放之美。
峨眉晚钟
西陵陵寝区西十二华里有座白云山,山腰处,一座峨眉寺巧立岩头。旧有僧人居于寺中,常闻钟声阵阵,清音悠扬。老树枝头,古钟孤悬,寒鸦数点,万里箱天。薄暮时分,一杵声度,令人发思古怀乡之幽情,别有一番静远安宁之格调。
奇峰夕照
奇峰,奇峰岭也,位于泰陵北十华里有余。这里群山林立,前后交错,高低参差;影壁山独立于众峰之前,壁如剑削,顶似刀裁,与屏风毫无二致。每当红日西斜,傍于峰颠,进射金光万道。须臾之间,夕阳坠入翠屏之后,托出整个山形,阴阳分明,影壁山剪影边缘之处,烁烁耀眼;山的阴影印在平川上,如巨人立于夕阳拉出了长长的身影。《西陵八景》文中描写此自然奇景为“高峰插云,环山拱塞,春秋晚霁,落日段然。”
福山捧日
福山位于泰宁镇署西二华里许,两峰高耸,谷平水缓,谷底和山腰广植桃、柳等多种树木。晓春季节,桃花灼灼,宛若片片粉红色的浮云,铺落于谷底,缠绕于山腰;柳枝轻拂,飞絮漫漫,驾熏风飘撒于碧野。峰帟对峙,云揽山腰,绿海花涛絮浪之中,跃出一轮红日,构成峰峦竞秀,两山捧日的优美画面。
华盖烟岚
泰陵东南有东华盖山,高耸入云,气勢雄伟。雨霁雪晴,远观此山,碧空湛湛如洗,青峰巍巍似剑。巅顶之下,浮云缭绕,烟雾空濛,若轻纱抖展,漫遮山腰。山下广袤的原野,一片松柏。四季常青,浓荫蔽日,青翠欲滴。《西陵八景》文中赞此壮观景色曰:“领袖群山,秀耸天下;晚霞朝雾,滴翠沽衣。”
易水寒流
易水河流经西陵陵寝正南十华里处,清波潋滟,潺潺作响,两千三百年前,燕太子丹送别荆轲南渡刺秦王即在此地,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于今,易县境内尚有荆轲山、荆轲塔,燕太子丹塔,樊於期自刎献头之地的血山,燕国故都之一的燕下都遗址等名胜古迹。此地还有一典故,相传《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卧鱼的故事就发生在易水河。民间传说因王祥卧冰求鱼以养母和荆柯刺秦王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天动地,所在易水河至今四季常流,严寒季节也不凝冻结冰。美丽的西陵,众多名胜古迹环绕拱卫着这一布局严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保存较好的帝王陵墓群,为京南游览胜地,是研究清代多种建筑和礼仪制度的大好课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西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神州版图之上,灿烂生辉。